题阙
和熹昔临朝,文彩冠东都。
立幼擅天权,不救昆弟诛。
宣仁善革故,圣泽沛皇图。
荣名伸敌国,不免子孙诬。
追惟正统初,茕然五尺孤。
太后坐深宫,格心但诗书。
九有颂慈孝,千载仰深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熹:指和熹皇后,即汉和帝的皇后邓绥。
- 临朝:指皇后或太后在皇帝年幼或无法处理朝政时代理朝政。
- 文彩:文采,指文学才华。
- 东都:指洛阳,东汉时期的都城。
- 立幼:立年幼的皇帝。
- 擅天权:掌握天下的权力。
- 昆弟:兄弟。
- 宣仁:宣扬仁德。
- 革故:改革旧制。
- 圣泽:皇帝的恩泽。
- 沛皇图:使皇家的图谋得以实现。
- 荣名:荣誉和名声。
- 伸敌国:使敌国屈服。
- 诬:诬陷,冤枉。
- 追惟:追忆,回想。
- 正统:指合法的皇位继承。
- 茕然:孤独无助的样子。
- 五尺孤:指年幼的孤儿。
- 太后:皇帝的母亲。
- 坐深宫:居住在深宫之中。
- 格心:纠正心意,指修身养性。
- 诗书:指文化教育。
- 九有:指天下。
- 慈孝:慈爱和孝顺。
- 深谟:深远的谋划。
翻译
和熹皇后昔日临朝执政,她的文学才华冠绝东都洛阳。她立年幼的皇帝,掌握了天下的权力,但未能救免自己的兄弟被诛杀。宣扬仁德,改革旧制,皇帝的恩泽使皇家的图谋得以实现。她的荣誉和名声使敌国屈服,但她的子孙却遭到了诬陷。回想正统初年,她孤独无助,只是一个五尺高的孤儿。太后居住在深宫之中,通过文化教育来修身养性。天下人都颂扬她的慈爱和孝顺,千百年来,她的深远谋划被人们所仰慕。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和熹皇后的赞颂,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和文化修养。诗中,“和熹昔临朝,文彩冠东都”描绘了她的才华与地位,“立幼擅天权,不救昆弟诛”则反映了她的政治手腕与家族悲剧。后文通过对比宣仁与和熹的不同政绩,强调了和熹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和熹皇后的敬仰,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