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和熹昔临朝,文彩冠东都。
立幼擅天权,不救昆弟诛。
宣仁善革故,圣泽沛皇图。
荣名伸敌国,不免子孙诬。
追惟正统初,茕然五尺孤。
太后坐深宫,格心但诗书。
九有颂慈孝,千载仰深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熹:指和熹皇后,即汉和帝的皇后邓绥。
- 临朝:指皇后或太后在皇帝年幼或无法处理朝政时代理朝政。
- 文彩:文采,指文学才华。
- 东都:指洛阳,东汉时期的都城。
- 立幼:立年幼的皇帝。
- 擅天权:掌握天下的权力。
- 昆弟:兄弟。
- 宣仁:宣扬仁德。
- 革故:改革旧制。
- 圣泽:皇帝的恩泽。
- 沛皇图:使皇家的图谋得以实现。
- 荣名:荣誉和名声。
- 伸敌国:使敌国屈服。
- 诬:诬陷,冤枉。
- 追惟:追忆,回想。
- 正统:指合法的皇位继承。
- 茕然:孤独无助的样子。
- 五尺孤:指年幼的孤儿。
- 太后:皇帝的母亲。
- 坐深宫:居住在深宫之中。
- 格心:纠正心意,指修身养性。
- 诗书:指文化教育。
- 九有:指天下。
- 慈孝:慈爱和孝顺。
- 深谟:深远的谋划。
翻译
和熹皇后昔日临朝执政,她的文学才华冠绝东都洛阳。她立年幼的皇帝,掌握了天下的权力,但未能救免自己的兄弟被诛杀。宣扬仁德,改革旧制,皇帝的恩泽使皇家的图谋得以实现。她的荣誉和名声使敌国屈服,但她的子孙却遭到了诬陷。回想正统初年,她孤独无助,只是一个五尺高的孤儿。太后居住在深宫之中,通过文化教育来修身养性。天下人都颂扬她的慈爱和孝顺,千百年来,她的深远谋划被人们所仰慕。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和熹皇后的赞颂,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和文化修养。诗中,“和熹昔临朝,文彩冠东都”描绘了她的才华与地位,“立幼擅天权,不救昆弟诛”则反映了她的政治手腕与家族悲剧。后文通过对比宣仁与和熹的不同政绩,强调了和熹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和熹皇后的敬仰,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再赠子与十绝子与行余既以长歌饯别矣临岐怅然飞龙之乖隔羽翼之无从也因复为十绝以吴音度之栈马踯躅行徒掩涕矣 》 —— [ 明 ] 王世贞
- 《 从军五更转 》 —— [ 明 ] 王世贞
- 《 李户部洁夫移疾归赵贻诗问我林居和韵奉答 》 —— [ 明 ] 王世贞
- 《 夏日寺居即事四首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嘉则长卿复以五言绝句二十首博和有如乐府者有如咏史者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避雨陵 》 —— [ 明 ] 王世贞
- 《 赠殷无美获隽留省入试南宫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