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翩翩原尝辈,散金买虚名。 独有魏公子,好义复知兵。 取士识其真,肝腑为之倾。 一战邯郸完,再战大梁宁。 五国从若风,强秦闭崤?。 积弱幸以强,昏主堕维城。 身死社不木,异代感英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翩翩: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 原尝:指平原君和孟尝君,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贵族,以养士著称。
  • 散金:挥霍金钱。
  • 虚名:无实际内容或与实际不符的名声。
  • 魏公子:指魏无忌,即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 好义:喜好正义,行事公正。
  • 知兵:懂得军事,善于用兵。
  • 取士:选拔人才。
  • 肝腑为之倾:形容对人才的极度重视和信任。
  •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 大梁: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
  • 五国:指战国时期的五个国家,具体指哪五个国家需结合历史背景。
  • 从若风:如风一般迅速跟从。
  • 强秦:强大的秦国。
  • 闭崤?(xiáo jīng):指秦国因畏惧而闭关自守。崤?,即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是古代军事要地。
  • 积弱:长期处于弱势。
  • 昏主:昏庸的君主。
  • 堕维城:指君主失德,国家衰败。
  • 社不木:社稷未亡。社,土地神;木,指社稷坛上的木。
  • 异代:不同的时代。
  • 英声:英名,美好的名声。

翻译

像平原君和孟尝君这样的人,虽然风度翩翩,却只是挥霍金钱来购买虚名。唯独魏国的公子无忌,他不仅喜好正义,还懂得军事。他选拔人才时能够识别真才实学,对人才极度重视和信任。他一战保全了邯郸,再战又使大梁安宁。五个国家如风一般迅速跟从他,强大的秦国也因此畏惧而闭关自守。长期处于弱势的国家因此得以强盛,而昏庸的君主却导致国家衰败。尽管公子无忌身死,但他的社稷未亡,不同世代的人们都感念他的英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平原君、孟尝君与魏公子无忌的对比,赞美了魏公子无忌的英明与才能。诗中,“翩翩原尝辈,散金买虚名”与“独有魏公子,好义复知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魏公子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后文通过描述魏公子在战场上的胜利和对国家的贡献,进一步强化了其英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魏公子无忌的深深敬仰和对英勇精神的赞美。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