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百有二岁翁蕳术斋

世上难逢百岁人,越城今喜两相亲。 六朝往事资闻见,太古淳风羡海滨。 大鉴逃禅终示寂,安期采药亦非真。 何如鹤发苍松老,满长儿孙盛世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蕳术斋:人名,百有二岁翁的名字。
  • 越城:指越州,今浙江绍兴。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
  • 太古:远古时代。
  • 淳风:淳朴的风俗。
  • 大鉴:指佛教中的大智慧。
  • 逃禅:指僧人还俗或隐居。
  • 示寂:佛教用语,指高僧去世。
  • 安期:指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采药:指仙人采集仙草。
  • 非真:不真实,指传说中的仙人并非真实存在。
  • 鹤发:白发,形容老人。
  • 苍松:常绿的松树,比喻老人的长寿和坚韧。
  • 盛世民: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民。

翻译

世上难得遇见百岁高龄的人,如今在越城有幸与两位百岁老人相亲近。 六朝的往事成为我们交谈的谈资,我羡慕海边那远古时代的淳朴风俗。 大智慧的僧人最终还是离世,安期生采药的传说也并非真实。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那些白发苍苍、如松树般坚韧的老人,他们满堂儿孙,生活在太平盛世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长寿老人的敬仰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六朝往事与太古淳风,以及大鉴逃禅与安期采药的虚幻,突出了现实生活中百岁老人的珍贵和盛世民生的美好。诗人以“鹤发苍松”形容老人的形象,既展现了他们的长寿,也象征了他们的坚韧和智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赞美。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