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将

· 王洪
翩翩马上带双鞭,宝剑珠袍美少年。 番直每从双阙下,射雕常在万人先。 传来鬼谷兵书秘,演得鱼丽陈势全。 为问防秋老边将,白头曾未上凌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翩翩(piān piān):形容举止轻盈、优雅。
  • 番直:轮值。
  •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边的楼台,也指宫殿。
  • 射雕:指射箭技艺高超,能射中飞翔的雕鸟。
  • 鬼谷兵书:指古代兵法书籍,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兵法家。
  • 鱼丽陈势:指古代兵法中的阵势,鱼丽阵是一种古代的军事阵型。
  • 防秋:指秋季的边防。
  • 凌烟:指凌烟阁,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翻译

轻盈优雅的少年骑在马上,手持双鞭,身披宝剑和珠袍,英俊非凡。 他轮值时常常站在双阙之下,射箭技艺高超,总能在万人之前射中飞翔的雕鸟。 他得到了鬼谷子兵法的秘密,演练出鱼丽阵势的完整形态。 我问那些边防的老将,白发苍苍的他们是否曾在凌烟阁上留下过名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英俊少年武将的形象,通过“翩翩”、“宝剑珠袍”等词语展现了他的风采。诗中“射雕常在万人先”一句,既表现了少年的武艺高强,也暗示了他的英勇和领先地位。后两句通过对兵法和阵势的提及,进一步突出了少年的智谋和军事才能。结尾的“白头曾未上凌烟”则是对老将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少年对未来的期待和抱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少年的赞美,传达了对英勇和智慧的崇敬。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