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变十九首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

富贵且莫求,贫贱且莫忧。 奉君一卮酒,为君奏钧州。 钧州先王日,恩宠冠诸侯。 斗大黄金玺,真人刻上头。 下令黔黎伏,上用神鬼愁。 后宫五百人,一一玉搔头。 工作侔尚方,永巷儗长秋。 枚马不足谭,八公日从游。 守令惕惕来,白事长叩头。 御史昂昂来,旬月论为囚。 数极终有归,祻至不自谋。 急风覆破樯,天火烧枯桑。 前人抽栋去,后人压空房。 可怜少年子,急利好儿郎。 深宫不足居,要走高皇乡。 红粉厌为土,改作估客装。 谬称平阳骑,去狎秦淮倡。 秦淮欢不足,逻骑忽纵横。 旦夕长安道,冠盖郁相望。 中坐中贵人,貂裘金左珰。 先收真人玺,后夺诸王章。 昔日甘泉殿,千里若咫尺。 今日未央门,一叩不复得。 手种桃李花,须臾变荆棘。 投书太保府,行金丞相宅。 但进不复论,杳如海沈石。 四门陈刁斗,击令心肠坼。 鸡犬寂无声,幸弄争逃匿。 掩泣复沈沦,洒谓众夫人。 昔忝千乘主,安能縳辎轮。 谁言乃公勇,千载不复晨。 但没从我去,存者他人亲。 华容慨起舞,虞姬絮前陈。 急风覆破樯,畴不喂饥鳞。 天火烧空桑,女萝亦见焚。 引颈各高悬,举宫向沈沦。 我欲竟此曲,罢曲涕泗涟。 日月与雷霆,往往任高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钧州: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
  • 黔黎:指百姓。
  • 玉搔头:古代妇女头饰,这里指美女。
  • :相等,相当。
  • 尚方:古代官署名,掌管制作御用器物。
  • 永巷:古代宫中的长巷,是幽禁妃嫔或宫女的地方。
  • :比拟,模仿。
  • 枚马:指枚乘和司马相如,两位汉代著名文学家。
  • 八公:指汉代淮南王刘安的八位门客,后泛指有才能的门客。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 :同“祸”。
  • 估客:商人。
  • 谬称:错误地称呼。
  • :亲近而不庄重。
  • 逻骑:巡逻的骑兵。
  • 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员。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是贵族的服饰。
  • 左珰:古代官员的冠饰,表示官职。
  • 甘泉殿:汉代宫殿名。
  • 未央门:汉代宫门名。
  • 太保府:古代官职太保的府邸。
  • 丞相宅:丞相的住宅。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警戒。
  • :裂开。
  • 虞姬:项羽的宠姬。
  • 女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女子。

翻译

不要追求富贵,也不要忧虑贫贱。 敬您一杯酒,为您讲述钧州的故事。 在先王的时代,钧州的恩宠超过了其他诸侯。 金玺如斗大,真人的名字刻在上面。 下令时百姓俯首,神鬼也为之惊惧。 后宫有五百美女,个个头戴玉饰。 工艺与尚方相媲美,永巷模仿长秋宫。 枚乘和司马相如不值一提,八公每天随从游玩。 守令小心翼翼地来,报告事情时总是低头。 御史昂首阔步地来,不到一个月就定人为囚。 权势终究会到头,祸患来临时无法自保。 急风摧毁了破船,天火焚烧了枯桑。 前人抽走了栋梁,后人压在空房中。 可怜那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 深宫不再适合居住,要逃往高皇的乡土。 红粉佳人厌倦了尘土,改作商人的装扮。 错误地自称平阳的骑士,去亲近秦淮的妓女。 秦淮的欢乐不够,巡逻的骑兵突然横行。 早晚长安道上,官员们络绎不绝。 中间坐着显贵的人,穿着貂皮衣,戴着金色的左珰。 先收回了真人的玺印,后夺取了诸王的印章。 昔日的甘泉殿,千里之遥如同咫尺。 今日的未央门,一敲就不再得入。 亲手种下的桃李花,转眼变成了荆棘。 投书到太保府,行贿于丞相宅。 但进去后不再讨论,如同沉入海底的石头。 四门响起刁斗声,敲击声让人心碎。 鸡犬无声,幸好争相逃匿。 掩面哭泣又沉沦,对众夫人说。 昔日身为千乘之主,怎能束缚车轮。 谁说你的父亲勇敢,千载难逢的早晨。 但若不随我而去,存留者将是他人的亲人。 华容慨然起舞,虞姬在前陈说。 急风摧毁了破船,谁不喂食饥饿的鱼。 天火焚烧了空桑,女萝也被焚烧。 各自引颈高悬,全宫向着沉沦。 我想完成这首曲子,但停下曲子时泪水涟涟。 日月与雷霆,常常在高天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钧州先王时代的荣华富贵与后来的衰败沉沦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权势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急风覆破樯”、“天火烧枯桑”等,形象地描绘了从盛极一时的辉煌到一落千丈的悲惨。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权力和财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