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知县深澹斋卷

· 王洪
留侯万户封,郑生千钟仕。 于道苟无违,何妨心水似。 清白无磷缁,行藏有通否。 苍松凌冰霜,可为达士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侯:指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张良,因其封地在留(今江苏沛县东南),故称留侯。
  • 万户封:指封给张良万户的食邑,即万户人家所缴纳的赋税归其所有。
  • 郑生:可能指某个姓郑的士人,具体人物不详。
  • 千钟仕:指担任官职,享受千钟(古代计量单位,一钟约为六斛四斗)的俸禄。
  • 于道:在道德或原则方面。
  • :如果。
  • 无违:没有违背。
  • 心水似:心境如水,比喻心境平静。
  • 磷缁:磨损和污染,比喻品德受损。
  • 行藏:行为和隐退,指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
  • 通否:通达与闭塞,指命运的好坏。
  • 苍松:青松,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
  •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指有远见卓识的人。

翻译

张良被封为万户侯,郑生则享受千钟的官职俸禄。只要在道德上没有违背,又何必在乎心境是否如水般平静。清白的品德不会被磨损和污染,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也有通达与闭塞之分。青松在冰霜中挺立,可以激励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留侯张良和郑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原则和个人品德的重视。诗中“于道苟无违,何妨心水似”一句,强调了只要坚守道德,心境自然可以保持平静。后两句以苍松凌冰霜为喻,赞美了坚贞不屈的品格,并以此激励达士,即有远见卓识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的推崇和追求。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