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鳌峰李老丈一首

几年违别忆高贤,咫尺清风未结缘。 尘梦忽惊河汉外,客槎疑泛斗牛边。 瑞光遥射金银阙,紫气充连若木天。 重拟一尊同浴日,坐观沧海变桑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寄:敬赠。
  • 鳌峰:山名,此处可能指李老丈的居住地或别号。
  • 违别:分别。
  • 高贤:对李老丈的尊称。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清风:比喻高洁的品格。
  • 结缘:建立友谊。
  • 尘梦:尘世的梦境,比喻世俗之事。
  • 河汉:银河。
  • 客槎:槎,木筏。客槎指乘槎的客人,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这里泛指星空。
  • 瑞光:吉祥的光芒。
  • 金银阙:指仙境中的宫阙。
  • 紫气:吉祥的气象。
  • 若木:神话中的树名,这里指仙境。
  • :酒器,这里指酒。
  • 浴日:沐浴在日光中,比喻享受光明和温暖。
  • 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翻译

几年未见,我怀念着那位高尚的贤者,虽然距离很近,却未能与你结下深厚的友谊。 尘世的梦境突然被银河外的景象惊醒,我仿佛乘着木筏漂浮在星空的边缘。 吉祥的光芒远远照射着仙境的宫阙,紫色的气息充满了仙境的天空。 我期待再次与你共饮一杯,坐在日光下,一同观看沧海变成桑田的壮丽变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李老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仙境般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如银河、仙境宫阙、紫气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尘梦忽惊”与“客槎疑泛”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结尾的“坐观沧海变桑田”则寓意着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永恒友谊的珍视。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