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

· 王宠
澒洞风尘莽未休,凄清江汉仲宣楼。 摩天鸿鹄终辞网,跋浪鱼龙岌负舟。 黄竹泠泠连楚泽,白云冉冉接昭丘。 金舆玉座千年迹,流恨荆扬古帝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澒洞:hòng dòng,弥漫无际。
  • 风尘:比喻战乱。
  • 莽未休:莽,广大;未休,未停止。
  • 江汉:长江与汉水。
  • 仲宣楼:位于湖北襄阳,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字仲宣)而建。
  • 摩天:触及天际,形容极高。
  • 鸿鹄:hóng hú,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辞网:逃离罗网。
  • 跋浪:踏浪,形容鱼龙在水中翻腾。
  • 岌负舟:岌,jí,危险的样子;负舟,承载舟船,形容水势汹涌。
  • 黄竹:指竹子,这里可能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
  • 楚泽:楚地的湖泊。
  • 白云:象征高远、纯洁。
  • 冉冉:rǎn rǎn,慢慢地。
  • 昭丘:楚昭王的墓地,这里指楚地的古迹。
  • 金舆玉座:指古代帝王的座驾和座位,象征皇权。
  • 流恨:遗留下来的怨恨。
  • 荆扬:荆州和扬州,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古帝州:古代帝王的都城。

翻译

风尘弥漫的战乱广阔无边,未曾停息,江汉之上的仲宣楼显得凄清。 高飞的鸿鹄终将逃离罗网,鱼龙在汹涌的波浪中翻腾,仿佛承载着危险的舟船。 风吹竹叶的声音清脆,连绵不断地传到楚地的湖泊,白云缓缓地覆盖着楚昭王的古墓。 金舆玉座是千年古迹,遗留下来的怨恨流淌在荆州和扬州,这些古代帝王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未息、江汉凄清的景象,通过鸿鹄辞网、鱼龙负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危险的深刻感受。诗中“黄竹泠泠”与“白云冉冉”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的“金舆玉座”与“流恨荆扬”则抒发了对古代帝王都城的怀念与对历史遗恨的沉思。

王宠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为蔡羽先生门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滨读书二十年。由诸生贡入国子监。工书画,行书疏秀出尘,妙得晋法。于书无所不窥。诗刻尚风骨。有《雅宜山人集》。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