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废庙行

秋风落日马嵬道,道南废庙颜色新。立马踟蹰问野叟,野叟须臾难具陈。 请予下马坐树底,展转欲语还悲辛。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气焰上薰天。 寺人原是马嵬人,大筑栋宇求福田。马嵬镇里东岳祠,一时结构何参差。 渎神媚鬼意未休,浸淫及汉寿亭侯。方岳郡县为奔走,檄官牒吏争出头。 占民畎亩不与直,费出帑藏多蟊啇。工徒淋漓血满肤,昼夜无能片时息。 东楼西观对南山,巍巍新庙落何棘。木偶尽是金缕纹,驿车挽载自京国。 翩翩羽客招呼至,考钟击鼓空坐食。更有文章颂功德,穹碑大书为深刻。 我本田家孟诸野,但认犁耙字不识。往往才士过吟哦,尽道台臣与秉笔。 听来依稀记姓李,云是文章名第一。豪华转眼不足恃,乾坤变化风雷异。 寺人已作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百姓欢呼羽客走,殿宇尘生谁把帚。 当日台臣尚秉钧,寄语县官碑可掊。横曳碎击亟掩藏,至今文石埋郊薮。 予闻野叟言,坐来生感激。赫赫台臣苟如此,寺人微细何嗟及。 月明骑马陟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马嵬(wéi):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
  • 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寺人:宦官。
  • 薰天:形容权势极大,遮天蔽日。
  • 福田:佛教用语,指积善行可得福报,如同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 渎神:轻慢、不敬神明。
  • 汉寿亭侯:指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后被封为汉寿亭侯。
  • 方岳:指地方官员。
  • 檄官牒吏:指发布命令和文书的官员。
  • 帑藏(tǎng cáng):国库。
  • 蟊啇(máo dí):指贪污腐败的官员。
  • 木偶:指雕像。
  • 京国:京城。
  • 羽客:道士。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孟诸野:指乡野之人。
  • 犁耙(lí bà):农具。
  • 台臣:指朝廷大臣。
  • 秉笔:执笔,指撰写文章。
  • 槛中囚:囚禁在牢笼中的人。
  • 邸报:古代官方的新闻报纸。
  • 秉钧:执掌大权。
  • 文石:刻有文字的石头。
  • 郊薮(jiāo sǒu):郊外的草泽地。

翻译

秋风中,落日映照着马嵬的道路,道路南边的废庙色彩依旧鲜艳。我停马踟蹰,向野叟询问,野叟一时难以详述。

请我下马坐在树下,他欲言又止,满是悲伤。正德年间的丙丁戊巳年,宦官的权势遮天蔽日。宦官原是马嵬人,大兴土木以求福报。马嵬镇里的东岳祠,一时之间建筑何其错落。

他们轻慢神明,讨好鬼神,意犹未尽,甚至侵扰到关羽的庙宇。地方官员奔走效劳,发布命令的官员争相出头。他们强占民田,不给补偿,国库中的钱财被贪污腐败的官员挥霍。工人们血汗淋漓,日夜不得片刻休息。

东楼西观对着南山,巍峨的新庙落成,却如荆棘般棘手。庙中的雕像尽是金线装饰,由驿车从京城运来。道士们被招呼而至,敲钟击鼓,却只是空坐食。更有文章歌颂功德,高大的石碑上刻着深刻的文字。

我本是乡野之人,只认得农具,不识字。常有才子经过,吟咏赞叹,都说这是台臣与执笔者的杰作。听来依稀记得姓李,说是文章名第一。但豪华转眼不足恃,天地变化,风雷异动。

宦官已成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百姓欢呼,道士逃走,殿宇尘生,无人打扫。当时的台臣尚掌大权,告诉县官可以摧毁石碑。他们横拖碎击,急忙掩藏,至今刻有文字的石头埋在郊外的草泽地。

我听了野叟的话,心生感激。显赫的台臣若如此,宦官的小事又何足挂齿。月明时分,我骑马登上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马嵬废庙的变迁,反映了明代宦官的权势及其对地方的侵扰。诗中,作者借野叟之口,详细叙述了宦官如何利用权势大兴土木,侵占民田,挥霍国库,以及最终权势的崩溃和废庙的荒凉。诗末,作者表达了对权势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王九思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名列瑾党,降为寿州同知。以诗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等。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