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 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 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养:指教育、培养。
  • 皇王:指古代的君王。
  • 帝伯:指古代的帝王。
  • 无始:指宇宙的起始,无始无终。
  • 端居:指静坐、安居。
  • 执其柄:掌握关键。

翻译

江山依旧保持着它的色彩,草木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本性。然而,为何世间的众生,在教育和修养上还未达到正道?古代的君王和帝王,他们的治理和政策各有不同。我想要探究宇宙的无始无终,于是静坐思考,掌握其中的关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山草木与世间人修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忧虑。诗中“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描绘了大自然的恒常不变,而“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浮躁与失序。后两句通过对古代君王和帝王的治理差异的提及,引出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