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城怀古

建州城堞久蒿莱,胜国流传尚可哀。 洞主有祠依绿树,美人无地问青梅。 千年往事空啼鸟,一代遗踪尽劫灰。 远涌溪前东逝水,凭高怅望意迟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州城堞(dié):建州城的城墙。
  • 蒿莱(hāo lái):杂草丛生。
  • 胜国:指已经灭亡的国家。
  • 洞主:指山洞中的神仙或隐士。
  • 美人:指美女。
  • 青梅:青涩的梅子,常用来比喻少女。
  • 劫灰:佛教用语,指灾难后的灰烬。
  • 迟回:徘徊,犹豫不决。

翻译

建州城的城墙早已荒废,杂草丛生,关于那个已经灭亡的国家的故事流传下来,仍然令人感到悲哀。山洞中的神仙或隐士的祠堂依偎在绿树之中,而美丽的女子却无处寻觅那青涩的梅子。千年的往事只能让鸟儿空啼,一代的遗迹都已化为灰烬。远处溪水东流,站在高处怅然若失,心中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建州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建州城堞久蒿莱”一句,即展现了城墙的荒废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后文通过对“胜国”、“洞主”、“美人”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结尾的“凭高怅望意迟回”则深刻描绘了站在高处,面对东逝的溪水,心中涌起的无尽怅惘和犹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