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适志:满足心愿,如愿以偿。
- 归来:返回。
- 张翰舟:指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因思乡而辞官归隐。
- 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古代文人常在此隐居。
- 行藏:行踪,出处。
- 亲猿鹤:亲近自然,与猿鹤为伴,指隐居生活。
- 得失:成败,利害。
- 马牛:比喻世俗的纷扰。
- 怪事:奇异的事。
- 咄咄:表示惊讶。
- 安居:安定的居所。
- 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 赐环:古代官员被贬后,皇帝赐予环佩,表示召回。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离骚:《楚辞》篇名,屈原所作,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翻译
如愿以偿地归来,就像张翰乘舟回到故乡,我在剡溪相访,想知道你的道行如何。 你的行踪自己亲近猿鹤,与自然为伴,而世俗的得失成败,就任人评说吧。 奇异的事情或许会让你惊讶,但你的安居之所,是否记得那份安闲自得? 贤明的君主应该会留意召回你,不要像屈原那样,在离骚中抒发太多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得失的淡然态度。诗中运用了张翰归隐的典故,以及亲近自然、远离纷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末句以屈原的离骚作比,劝慰友人不要过于忧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登岱 》 —— [ 明 ] 王弘诲
- 《 游南安东山寺登眺绝顶 》 —— [ 明 ] 王弘诲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
- 《 送临淮李秀岩留守南京 》 —— [ 明 ] 王弘诲
- 《 冬夜同戴宫允邀徐殿读陈翰编过饮分韵 》 —— [ 明 ] 王弘诲
- 《 赠沈虹台太史册封肃藩 》 —— [ 明 ] 王弘诲
- 《 闻琼乱 》 —— [ 明 ] 王弘诲
- 《 燕子楼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