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踰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皇池:指中书省,唐代中央政府机构。
  • 京师:指首都长安。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圣朝:对当时朝廷的尊称。
  • 尚边策:重视边疆政策。
  • 诏谕: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 兵戈偃:停止战争。
  • 拜手:古代一种礼节,双手合十举至胸前。
  • 明光殿:唐代皇宫中的一座宫殿。
  • 摇心:心中不安。
  • 上林苑:唐代皇家园林。
  • 种落:部落或民族。
  • 踰青羌:越过青羌地区,青羌指西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
  • 赤坂:红色的山坡,这里指边疆的险要之地。
  • 疆场:战场。
  • 雅歌:高雅的歌曲。
  • 锡和戎:赐予和平,戎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封定远:封赏远方的功臣,定远是古代对边疆功臣的一种封号。

翻译

使者从凤皇池出发,京城的春天已经温暖如春。 朝廷重视边疆政策,皇帝下令停止战争。 在明光殿行礼,心中不安地前往上林苑。 穿越青羌的部落,越过赤坂的关山。 战场终于平静无事,高雅的歌曲伴随着餐饭。 不仅仅是为了赐予和平,更应当封赏远方的功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使者前往西蕃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边疆稳定的重视。诗中通过“凤皇池”、“明光殿”等皇家元素,展现了朝廷的威严与尊贵。同时,“兵戈偃”、“疆场及无事”等词句,传达了和平的愿望。最后,“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则体现了对边疆功臣的赏识和封赏,彰显了朝廷对边疆稳定的重视和对功臣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代的外交政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平愿望。

杜审言

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