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涨海:海水汹涌澎湃。
- 稽天:触及天空。
- 嶪地(yè dì):高耸入云。
- 悬危:高悬而危险。
- 乍:忽然。
- 云岛:云中的岛屿。
- 星河:银河。
- 上耸:向上高耸。
- 下临:向下俯瞰。
-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阳光。
- 赩丹紫(xì dān zǐ):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红色和紫色。
- 夜魄:夜晚的月亮。
- 炯青翠:明亮而青翠。
- 穹崇(qióng chóng):高大。
- 灵仙閟(bì):神秘的仙境。
- 万寻:极言其高。
- 景风:和风。
- 姑洗:古代乐律名。
翻译
海水汹涌澎湃,触及天空,群山高耸入云。 传说中称之为乱石山,图册中却失去了其记载。 高悬而危险,大小形状都与众不同。 忽然间仿佛是云中的岛屿,又像是银河旁的星辰。 向上高耸如同飞翔,向下俯瞰仍感摇摇欲坠。 早晨的阳光照耀下,红色和紫色交织,夜晚的月亮明亮而青翠。 高大之处云雾缭绕,隐藏着神秘的仙境。 高处挂着鹤巢,长臂猿在千丈悬崖上垂下。 昔日和风徐来,今日姑洗乐律至。 观此景象,得咏歌之灵感,长久地想象其精妙奇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海乱石山的壮观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的高耸、海的汹涌以及自然界的神秘。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比喻手法,如“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等,形象地描绘了山海的雄伟。同时,通过对朝霞和夜月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美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