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粝食粗衣随分过,堆金积帛欲如何。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粝食(lì shí):粗糙的食物。
  • 粗衣:粗糙的衣服。
  • 随分:按照自己的本分或命运。
  • 堆金积帛:积累大量的金银和丝绸,指财富。
  • 百年身后:指人死后的时间。
  • 一丘土:指坟墓,比喻死后的一切都是空。
  • 贫富高低:指人生中的财富和地位的差异。
  • 争几多:争取得多少。

翻译

吃着粗糙的食物,穿着粗糙的衣服,按照自己的命运生活,积累再多的金银和丝绸又有什么用呢? 在百年之后,我们都只是一堆土,无论贫富高低,我们又能争取到多少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和生命的终极归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无论人们如何积累财富,最终都无法带走,生命的终结是平等的,都是一座坟墓。因此,诗人倡导人们应该超越物质追求,关注生命的本质和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