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地区的天空。
  • 蜀魄:指杜鹃鸟,传说中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故称蜀魄。
  • 缄口:闭口不言。

翻译

南方的天空辽阔,月亮像一轮圆盘悬挂其上,杜鹃鸟的叫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它的啼叫声如此凄切,即使啼出血来也无人理会,不如闭上嘴巴,静静地度过这残余的春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楚天空阔、月成轮的宏大背景,以及蜀魄声声的哀婉,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诗中“啼得血流无用处”一句,既是对杜鹃鸟悲惨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慨。最后一句“不如缄口过残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逃避,宁愿沉默不语,也不愿再做无谓的挣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荀鹤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