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府赴滏阳

· 岑参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真:人名,即郑少府。
  • 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古代官名,此处指县尉。
  • 邑里:指郑少府的家乡。
  • :环绕。
  • 清漳:水名,漳河的别称。
  • 迎袍色:指春天的草色与官员的袍色相似。
  • 拂绶香:绶带上的香气被花拂过。
  • :飞过。
  • 铜台:指铜雀台,曹操所建,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
  • 魏寝:指曹操的陵墓,位于铜雀台附近。

翻译

你,郑少府,将赴任河朔的县尉,你的家乡环绕着清澈的漳河。 春天的草色如同迎接你的官袍,晴朗日子里的花朵轻拂你的绶带,散发着香气。 青山融入你的官舍,黄鸟飞过宫墙。 若你到达那铜雀台,应当会怜悯魏王曹操的陵墓已经荒凉。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郑少府赴任的作品,通过描绘河朔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郑少府的新任职位充满希望和活力。而“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美好来寓意官场生活的和谐与宁静。结尾的“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则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无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