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 岑参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 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陪:陪伴,陪同。
  • 封大夫:封常清,唐代名将,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
  • 鸿胪卿:古代官名,掌管外交和礼仪事务。
  • :敌人,这里指西边的敌军。
  • 专征:专权征伐,指军事行动。
  • 幕下:指军中的幕府,即将军的办公地点。
  • 殊俗语:不同的方言或外语。
  • 异方声:不同地方的音乐。
  • 列卿:指高级官员,这里特指封大夫。

翻译

西边的敌人已被完全平定,现在哪里还需要再进行专门的征伐呢?在军中的幕府里,人们没有什么大事,军事政治已经稳定。宴会上,人们说着不同的方言和外语,音乐中夹杂着各地的特色声音。醉意中,东楼的月光特别明亮,偏偏能照到在座的高级官员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和平时期的军中宴会场景,通过“西边虏尽平”和“幕下人无事”表达了战事的结束和军中的宁静。诗中“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展示了宴会的多元文化氛围,而“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则以月光照耀下的列卿形象,寓意着和平时期的安宁与尊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封大夫的敬意。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