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羊角哀墓作

· 吴筠
祇召出江国,路傍旌古坟。 伯桃葬角哀,墓近荆将军。 神道不相得,称兵解其纷。 幽明信难知,胜负理莫分。 长呼遂刎颈,此节古未闻。 两贤结情爱,骨肉何足云。 感子初并粮,我心正氛氲。 迟回驻征骑,不觉空林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召(qí zhào):指神灵召唤。
  • (jīng):旗帜,这里指墓前的标志。
  • 伯桃:指羊角哀的朋友。
  • 角哀:诗中人物,与伯桃为友。
  • 荆将军:指墓地附近的将军墓。
  • 称兵:指发动战争。
  • 解其纷:解决纷争。
  • 幽明:指生死。
  • 胜负:指战争的胜败。
  • 刎颈:割断脖子,指自杀。
  • 氛氲(fēn yūn):心情烦乱。
  • 迟回:徘徊不前。
  • 征骑(zhēng qí):出征的马。
  • (xūn):醉意。

翻译

神灵召唤我来到这个江国,路旁是古老的坟墓旗帜。 伯桃埋葬了角哀,他们的墓靠近荆将军的墓地。 神灵与人类的道路不同,通过战争来解决纷争。 生死之间难以知晓,战争的胜负也无法分辨。 长叹一声后割断脖子,这种节操古代未曾听闻。 两位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爱,骨肉亲情又算得了什么。 感激你最初与我分享粮食,我的心情正烦乱。 徘徊不前停下征战的马,不知不觉中空旷的林间已充满醉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羊角哀与伯桃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与荆将军墓地的关联,表达了生死、胜负的不可知与战争的无奈。诗中“长呼遂刎颈”一句,突显了两人之间超越生死的情谊,而“感子初并粮”则体现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古墓与战争的描绘,传达了对友情与生死的深刻思考。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