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人聚会时,按照指定的题目作诗,称为“赋得”。
- 轩辕先生:指传说中的黄帝,这里可能指一个道士或隐士。
-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 旧山:指轩辕先生曾经隐居的山。
- 绿鬓山童:指年轻的山中道童,绿鬓形容其年轻。
- 一帙经:一卷经书。
- 诗帖:书写诗文的纸张或绢帛。
- 布帆:船帆。
- 金鼎:炼丹用的鼎,象征道士的炼丹活动。
- 鬼神听:形容炼丹时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 洞深:指山洞深处。
- 聆仙语:聆听仙人的话语,指道士修炼时的神秘体验。
- 船静:船只静止不动。
- 海腥:海水的腥味。
- 漫劳形:徒劳地劳累身体。
翻译
轩辕先生归隐于那座旧山,山中青翠的景色随风摇曳,年轻的山童携带着一卷经书。他的诗文写在布帆上,猿猴和鸟儿都会驻足观看;炼丹时,金鼎中的药物煎煮声,连鬼神都要侧耳倾听。在深邃的山洞中,他仿佛能听到仙人的低语;当船只静止时,他能从鼻中嗅到海水的腥味。这位先生应该不会再留在此处,而你南望他归去的方向,不过是徒劳地劳累了自己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轩辕先生归隐罗浮山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道士修炼的神秘与超脱。诗中“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等句,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超自然元素,表达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其修炼活动的高深莫测。结尾的“吾君南望漫劳形”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超脱,暗示了尘世追求的徒劳,与道士归隐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