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 岑参
相府徵墨妙,挥毫天地穷。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 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 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 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 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府:指宰相的府邸。
  • 徵墨:指征召文人墨客。
  • 丹青笔:指绘画的笔。
  • 造化功: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常用来指代湖南地区。
  • 庐壑:指山中的小屋和沟壑。
  • 凤凰池:指宫廷中的池塘,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 黛青:深青色。
  • :经常。
  • :指僧人的锡杖。
  • :指僧衣,这里指僧人。
  • 沧浪翁:指在江边钓鱼的老人。
  • 平津意:指平静的心境。
  • 尘外踪:指超脱尘世的生活。
  • 山林兴:指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 喧幽:喧闹与幽静。
  • 出处:指出仕与隐居。
  • 赤松:指仙人赤松子,这里指追求仙道。

翻译

在宰相府中征召文人墨客,挥毫作画,展现了天地的无限。 这才明白绘画的笔,能够超越自然的创造力。 潇湘的美景仿佛就在帘间,庐山和沟壑横亘在座中。 忽然间,我怀疑凤凰池与江海暗中相通。 湖上的云彩粉白,天际的山峰黛青。 即使在白天,也常常见到月亮,孤帆似乎随风而行。 山岩上的花朵不随季节飘落,涧边的草木不分春冬。 挑着锡杖的僧人在香炉旁,江边的老人在钓鱼。 为何平静的心境中,还想着尘世之外的踪迹。 对于富贵,我心独轻,对山林的向往却愈发浓烈。 喧闹与幽静的趣味颇为不同,出仕与隐居的事也不同。 请你为苍生着想,不要追求仙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宰相府中观赏画作的情景,通过画中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富贵的淡漠。诗中“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等句,巧妙地将画中的景致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诗人的想象力。结尾处,诗人劝诫他人应关注现实,不应追求虚无的仙道,体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思想。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