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 岑参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拼音

所属合集

#黄河

译文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于是登山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自从巨灵把大山分开,这里流尽了万载千秋。行行潘生于此作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注释

潼关:据《元和郡县志》卷二:“潼关,在(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 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 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关城:指潼关城墙。 洪河:指黄河。 巨灵:《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元本一山,巨灵所开。”(《艺文类聚》卷七)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 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一作“流尽”。 潘生:指西晋文人潘岳。他曾西来长安,作《西征赋》。 曹公:即三国曹操,曹操曾西征韩遂、马超,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西征赋》称:“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写作者登高远望,目睹万年奔流的黄河,寄怀于思古之幽情,感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脱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浑圆美,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沉重的气氛和效果。

赏析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此四句写诗人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发思古之幽情,仰慕千古流传的潘岳之赋,缅怀赫赫战功的曹公。自古多为兵家征战之地的潼关,因为有了这份历史的厚重,诗人落寞无聊赖的心绪也变得更加凄凉怅惘。 诗人献书阙下,对策落第,心绪不佳。东归途中,登高远望,睹奔流万年的黄河水,思古人征战杀伐的累累战绩,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语言平易浅近,脱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浑圆美,亦可见出岑参早年艺术功底尚不深湛,有偏于浅近平淡之感。诗写一种愁绪,而寄怀于思古之幽情,篇终“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从怀古转到诗人,含蓄浑涵,耐人寻味,直有阮籍《咏怀诗》之深婉不迫、蕴藉思深的风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津楼:渡口边的楼台。
  • 伯夷:古代著名的隐士,与弟弟叔齐因不满商朝末年的暴政而隐居首阳山。
  • 首阳:山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南,伯夷、叔齐隐居之地。
  • 巨灵:古代神话中开山导河的神灵。
  • 潘生赋:指潘岳的《西征赋》,潘岳是西晋文学家。
  • 曹公谋:指曹操的智谋,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翻译

暮春时节,我告别了故乡的树木,晚霞映照着渡口的楼台。 伯夷曾在首阳山隐居,我欲前往却无轻舟可乘。 于是我登上关城的城墙远望,俯瞰着汹涌的黄河水流。 自从巨灵神开辟山河以来,这里已经流淌了千秋万代的鲜血。 行走间,我想起了潘岳的《西征赋》,以及曹操那赫赫有名的智谋。 河川之上,往事如烟,凄凉之情弥漫在整个空旷的沙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离开故乡,途经潼关时的深情。诗中通过“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诗人借用伯夷隐居首阳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后文通过对历史人物潘岳和曹操的提及,以及对黄河、关城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沉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历史的深刻关怀。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