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浦有怀

鸿雁哀哀背朔方,馀霞倒影画潇湘。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巷一蓬霜。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离别或远行的人。
  • 背朔方:背向北方,指大雁南飞。
  • 馀霞:晚霞。
  • 倒影:映在水中的影像。
  • 画潇湘:指潇湘地区的美丽景色,潇湘是湖南的别称。
  • 长汀:长长的水边平地。
  • 愁春浪:春天的波浪似乎带着忧愁。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寒花:指在寒冷中开放的花朵。
  • 倚夕阳:依靠在夕阳下。
  • 鬼树:形容树影婆娑,夜晚看起来有些诡异。
  • 千炬火:形容夜晚的灯光或火光很多。
  • 渔舟:渔船。
  • 一蓬霜:形容早晨渔船上覆盖的霜花。
  • 侬家:我,吴地方言中的自称。
  • 持竿者:指渔夫。
  •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候。
  • 入帝乡:指到京城去,帝乡即京城。

翻译

大雁哀鸣着向南飞去,晚霞的倒影映在潇湘的画卷上。长长的水边平地上,细草似乎在为春天的波浪而忧愁,古老的渡口旁,寒花依靠在夕阳下。夜晚,树影婆娑如同千盏灯火,早晨,渔船上覆盖着一层霜花。我本是持竿捕鱼的渔夫,因为喜爱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所以想要去京城看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浦的景色,通过鸿雁南飞、晚霞倒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愁春浪”、“倚夕阳”等词句,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色彩,增强了诗的意境。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是渔夫,但心怀天下,渴望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有所作为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

李咸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