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四落第还乡

· 岑参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莫令别后无佳句,祗向垆头空醉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戴胜(dài shèng):一种鸟,这里指戴胜鸟的叫声。
  • 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
  • 春衫:春天的衣服。
  • 魏侯:指魏国的贵族或高官。
  • 太师: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魏侯家中的长辈或尊贵人物。
  • 垆头:酒店里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翻译

东归的心情并不如意,客栈外戴胜鸟的叫声响起。腊月酿的酒还未饮尽,春天的衣服已经缝制完成。 长安的柳枝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洛阳的梨花已经先一步开放。魏侯的池馆至今仍然存在,还有太师歌舞台的遗迹。 你家的美德岂是徒有其表,时人都在关注着我们的贤能。不要让离别后没有留下佳句,只能在酒店的垆头空自醉眠。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魏四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落第归乡的同情与不舍。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东归的不如意、客栈外的鸟鸣、未饮尽的腊酒和已缝制的春衫,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后四句则通过对长安柳枝、洛阳梨花的描绘,以及对魏侯池馆和太师歌舞台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家族历史和美德的赞美。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不要因为落第而消沉,要继续努力,留下佳句,不要空自醉眠。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