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 岑参
暮雨旌旗湿未乾,胡尘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吹曲辞: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常用于军中或宴会上。
  • 凯歌:胜利后唱的歌。
  • 岑参(cén shēn):唐代著名诗人。
  • 暮雨:傍晚的雨。
  • 旌旗(jīng qí):古代军中的旗帜。
  • 胡尘:指北方民族的战争烟尘。
  • 白草:一种草,也泛指北方荒凉的景象。
  • 蕃军:指外族的军队。
  • 马空鞍:马背上没有骑手,形容军队溃败。

翻译

傍晚的雨使得军旗还未干透,北方的战尘和白草在寒冷的日光下显得更加凄凉。昨夜将军率领的军队连夜奋战,直到天明,外族的军队已经溃败,只留下空鞍的马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胜利的喜悦。通过“暮雨旌旗湿未乾”和“胡尘白草日光寒”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战场的艰苦和荒凉。而“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则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敌军的溃败,体现了战争的胜利和军人的荣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英雄的复杂情感。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