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没贺延碛作

· 岑参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没:太阳落山。
  • 贺延碛:地名,位于今新疆境内,古时为沙漠地带。
  • 沙上:沙漠之上。
  • 悔向:后悔前往。
  •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 功名:指官职、地位等世俗的成功和荣誉。

翻译

在沙漠上目睹了日出,又在沙漠上目睹了日落。 后悔远赴万里之外,功名利禄究竟是何等虚幻之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沙漠中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深刻反思和悔意。诗中“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重复使用“沙上”,强调了环境的单调与孤独,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后两句“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功名追求的怀疑和否定,认为这种追求是虚无的,不值得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