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閟宫(bì gōng):深闭的祠庙。
  • 外江:指流经成都的岷江。
  • 惠陵:刘备的陵墓。
  • 冯异:东汉开国名将,以谦逊著称,每当诸将争功时,冯异总是独自坐在树下,不参与争论,因此被称为“大树将军”。
  • 甘棠:《诗经》中的一篇,用以纪念召公的德政。
  • 召公: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以仁政著称。
  • 湘燕雨:指湘江上的燕子,比喻树叶凋落如燕子在雨中。
  • 海鹏风:比喻树枝被风吹断,如同海中的大鹏鸟展翅。
  • 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省理县东南,这里指代蜀地。
  •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
  • 金刀: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
  • 历数:天命,指国家的兴衰更替。
  • 昭融:光明照耀,这里指天意。

翻译

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庙前,那棵古老的柏树,如同龙蛇守护着深闭的祠庙。 它的树荫覆盖在岷江之畔,年岁已高,面向着东方的惠陵。 看到这棵大树,人们会想起谦逊的冯异将军,也会忆起召公的仁政。 树叶在湘江的燕雨中凋落,树枝在海鹏般的风中被吹断。 玉垒山象征着蜀地的遥远和治理的艰难,金刀则预示着蜀汉政权的终结。 谁能将出师表再次呈上,以此来询问天意是否依然照耀着我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武侯庙古柏的描绘,寄托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怀念和对蜀汉历史的沉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龙蛇捧閟宫”、“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等,既展现了古柏的庄严与沧桑,又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结尾的“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更是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天命和历史走向的深刻思考。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