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 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颈:伸长脖子。
  • 柔肠:柔软的心肠,多指女性的婉转情思。
  • 蜀魄:指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其鸣声悲切。
  • 轻幰(xiǎn):轻便的车帘。
  • 香炷:点燃的香。

翻译

她伸长的脖子如同白鹤一般,内心柔软而多情,常感怯懦如猿。 湘江的水波中蕴含着无限的泪水,蜀地的杜鹃鸟鸣声中带着余冤。 轻便的车帘总是遮掩着道路,哀怨的筝声不愿出门。 如何能询问那燃烧的香炷,翠绿的帷幕从黄昏开始就自闭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奈。诗中,“延颈全同鹤”与“柔肠素怯猿”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姿态,又揭示了她内心的脆弱和多情。后两句通过“湘波无限泪”和“蜀魄有馀冤”进一步以湘江和蜀地的典故来象征深重的哀愁和冤屈。最后两句则通过“轻幰长无道”和“翠幕自黄昏”表达了女子被隔离于世,无法排遣的孤独和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婉约风格。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