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 杜牧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 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 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惟沙月,孤灯但客船。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 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阳: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 惭投迹:羞愧于自己的行为或处境。
  • 拍肩:比喻亲近或提携。
  • 驽骀(nú tái):劣马,比喻才能平庸。
  • 蒙锦绣:比喻受到尊贵的待遇。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动的样子。
  • 郭隗:战国时燕国的大夫,以智谋著称。
  • 虞卿:战国时赵国的大夫,以忠诚著称。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玉帐:指军帐,也比喻重要的军事指挥所。
  • 蛮笺: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所制纸张的称呼。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沈碑:沉重的碑文,指重要的纪念或记录。
  • 落帽筵:指宴会上的失态,比喻失意或悲伤。
  • 冠佩:古代官员的帽子和佩饰,代指官员。
  • 优容:宽容,宽大处理。
  • 讴谣:歌谣,民间的歌曲。
  • 扑地:遍地,到处。
  • 紫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或杰出的人物。
  • 青襟:青色的衣襟,代指书生或士人。
  • 芊绵(qiān mián):草木茂盛的样子。
  •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阳。
  • 棠叶:棠梨叶,这里指水声如棠叶之声。
  • 浮生:指人生,因其短暂和无常,故称浮生。

翻译

南望陵阳山的路,东流水仿佛回到昔年。 重恩未报,双鬓已如雪飘然。 羞愧于自己的处境,群公也愧对我。 劣马蒙受锦绣,尘土中沐浴潺湲。 郭隗的黄金山,虞卿的白璧鲜。 貔貅环绕玉帐,鹦鹉破开蛮笺。 遥远的水边沉重的碑文,秋花落在失意的宴席。 旌旗照亮辽阔的野地,冠佩闪耀如神仙。 筹划言语有何补益,宽容之道实为完全。 歌谣遍地,鸡犬之声连天。 紫凤如电般超凡,青襟如烟般散去。 苍生未曾经济,坟草已茂盛。 往事唯留沙月,孤灯独照客船。 岘山云影旁,棠叶水声前。 故国终将归去,浮生亦可怜。 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在赴官途中,夜泊芜湖时所作,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陵阳路、东流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重恩未报、双鬓如雪等个人境遇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无奈的现实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驽骀蒙锦绣”、“郭隗黄金峻”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杜牧诗歌中的佳作。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