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 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 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 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 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 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雁:一种雁类,羽毛白色,较为罕见。
  • 皎洁:明亮洁白。
  • 薄暮:傍晚,天色将暗未暗之时。
  • 差池:参差不齐,这里指白雁与其他雁群分离,飞行不协调。
  • 幽独:孤独而幽静。
  • 依人:依赖人,这里指白雁显得特别亲近人。
  • 旅食:旅途中的食物,这里指白雁在旅途中寻找食物。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即茭白,蒲即香蒲,常作为水鸟的食物。
  • 单栖:单独栖息。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 哀咽:悲哀的呜咽声。
  • 墙上乌:指乌鸦,常在城墙或屋顶上栖息。
  • 相将:相伴,一起。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个高台,这里泛指宫殿或高大的建筑物。

翻译

东溪边有一只白雁,它的羽毛多么明亮洁白。 傍晚时分,它在清澈的水波中沐浴,斜阳的光辉与它一同闪烁明灭。 它与其他雁群分离,飞行不协调,已经很久了,显得孤独而幽静,特别亲近人。 它在旅途中依赖菰蒲为食,单独栖息时害怕霜雪的寒冷。 昨夜边疆的风吹起,它回头看自己的影子,空自悲哀地呜咽。 它不如墙上的乌鸦,能够相伴一起绕着宫殿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只孤独的白雁,通过对其羽毛、行为和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白雁的孤寂与哀愁。诗中“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一句,以光影的变幻映衬白雁的孤独,意境深远。结尾的对比,更是突出了白雁的无奈与渴望,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李建勋

李建勋,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