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仆射诗

秋吟一轴见心胸,万象搜罗咏欲空。 才大却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阵前功。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朓能文武不通。 双美总输张太守,二南章句六钧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 搜罗:广泛搜集。
  • 咏欲空:形容诗人的创作欲望强烈,几乎要将所有事物都吟咏一遍。
  • 才大:才华横溢。
  • 天上桂:比喻高不可攀的事物或地位。
  • 世危:世道危险,局势动荡。
  • 翻立:突然崛起,迅速建立。
  • 阵前功:战场上立下的功勋。
  •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以勇猛著称。
  • 解武:精通武艺。
  • 文无说:在文学上没有成就。
  • 谢朓:南朝诗人,以文学著称。
  • 能文武不通:在文学上有成就,但不擅长武艺。
  • 双美:指文武双全。
  • 张太守:指张仆射,太守是古代官职,这里用以尊称。
  • 二南:《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代表文学成就。
  • 章句:文章的句子和段落,这里指文学创作。
  • 六钧弓:古代一种强弓,比喻武艺高强。

翻译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广阔的心胸,他搜罗万象,几乎要将所有事物都吟咏一遍。他的才华横溢,却对高不可攀的事物感到厌倦;在动荡的世道中,他反而迅速建立了战功。廉颇虽然精通武艺,但在文学上并无成就;谢朓虽是文学大家,却不擅长武艺。只有张太守,文武双全,他的文学成就如同《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武艺则如同强弓六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仆射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武双全之人的崇敬。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廉颇和谢朓的单一才能与张仆射的全面才能进行对比,突出了张仆射的卓越。同时,诗中的“万象搜罗咏欲空”一句,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创作的热情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全面发展人才的推崇。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