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恩门:指对自己有恩的师门。
  • 致书:写信。
  • 继颜:继承师门的教诲或传统。
  • 白衣:指平民或未得功名时的身份。
  • 青桂:比喻高贵的地位或官职。
  • 剑戟争雄地:比喻充满竞争和斗争的环境。
  • 乾坤未丧间:指天地间,比喻广阔的世界。
  • 酬恩:报答恩情。
  • 九华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这里可能指诗人的隐居之地。

翻译

在这个艰难的时代,保持自身清白变得异常困难,我难以向师门表达继承其教诲的决心。如果轻易放弃平民的身份,那获得高贵的地位也只是偶然。我身处充满竞争和斗争的环境,但我的道义信念在广阔的天地间未曾丧失。我必定会报答师门的恩情,而且我希望能够到达九华山,那里的宁静或许能给我带来慰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荀鹤在动荡时代中保持个人操守的艰难,以及对师门恩情的深切感激。诗中,“白衣”与“青桂”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而“剑戟争雄地”与“乾坤未丧间”则展现了诗人身处复杂环境中的坚定信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能够报答恩情并寻求心灵安宁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道义立场。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