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斋:指僧人修行和斋戒。
- 补衲:修补僧衣,指僧人的日常生活。
- 渔父:渔夫,这里指钓鱼的人。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蓑笠:蓑衣和斗笠,是渔夫或农夫用来防雨的衣物。
- 瓦瓶:陶制的酒瓶。
- 瓷瓯:瓷制的酒杯。
- 荻浦:长满荻草的水边。
- 芦湾:长满芦苇的水湾。
- 要津:重要的渡口或交通要道。
翻译
在江边看到僧人,谁知道他们的修行有多辛苦,每天忙于修斋补衲。 他们还未能像渔夫那样闲适地垂钓,独自背对着斜阳,不与人交流。 即使有风浪,渔夫依然能安心睡觉,没有蓑衣斗笠才开始感到贫穷。 用瓦瓶装酒,瓷杯酌饮,荻草丛生的水边和芦苇环绕的水湾,是重要的渡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和渔夫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修斋补衲”与“闲垂钓”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僧人日常的劳碌与渔夫的闲适自在。后两句则进一步以渔夫的安逸生活来反衬世俗的繁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