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郑给事

化行邦域二年春,樵唱渔歌日日新。 未降诏书酬善政,不知天泽答何人。 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行:教化施行。
  • 邦域:国家的疆域。
  • 樵唱渔歌:樵夫和渔夫的歌声,指民间的歌谣。
  • 天泽:天子的恩泽。
  • 岳寺:高山上的寺庙。
  • 沙堤:古代官员上朝时走的路,用沙铺成,以防滑。

翻译

教化在国家疆域内施行已有两年春,樵夫和渔夫的歌声日日更新。 尚未有诏书来酬谢这良好的政绩,不知天子的恩泽将赐予何人。 秋天登上高山寺庙,云雾随步而行,夜晚在江边楼阁宴饮,月光洒满身。 将来在朱门大户恐怕难以打扫,但新筑的沙堤必定无尘。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郑给事的善政和教化之功,通过描绘民间歌谣的日新月异,表达了对其政绩的认可。诗中“未降诏书酬善政”一句,既表达了对郑给事未获应有奖赏的遗憾,也暗含了对朝廷的期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登岳寺和夜宴江楼的景象,展现了郑给事的高雅情趣和清廉形象。最后两句以沙堤无尘作结,寓意郑给事的政绩将永留青史。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