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 岑参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 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 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 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 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 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 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州:古代地名,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
  • 张尚书:指张九龄,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铜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
  • 丈人师:对长者的尊称,此处指张尚书。
  • 错落:错杂不齐的样子。
  • 黑水湄:黑水河边,黑水指汉水。
  • 灵祇:天地之神。
  • 鸿私:大恩。
  • 羌虏:古代对羌族的称呼。
  • 华阳:地名,在今陕西省。
  • 褒斜:地名,在今陕西省。
  • 茕嫠:孤儿寡妇。
  • 坐啸:闲坐吟啸,形容官员清闲无事。
  • 行春:指官员春季巡视。
  • 芃芃:茂盛的样子。
  • 蔼蔼:茂盛的样子。
  • 浮客:游民。
  • 锦席:华美的席子。
  • 玉盘:玉制的盘子。
  • 金屈卮:金制的酒器。
  • 枥马:马厩中的马。
  • 娇歌:美妙的歌声。
  • 青丝:指弦乐器。
  • 弹冠士:准备出仕的人。

翻译

在梁州,我遇到了张尚书,他是当代的杰出将领。韩信曾在此地登坛拜将,而今尚书也来到这里。手持铜虎符,统领大军,他的威名如同错落的北斗星,照耀着黑水河畔。他的英雄气概仿佛神授,他的才能足以挽救时局危机。近年来,他遇到了雷云般的挑战,但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地之神。他的功勋被载入青史,他的恩德继承了前人的大恩。

昔日羌族未平,华阳之地尸横遍野。人烟断绝的村落,鬼火依附在城池之上。巴汉之地空有水流,褒斜之地只有鸟飞。自从尚书推行德政,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百堵墙重新建立,千家孤儿寡妇得到抚恤。城池重鼓角声,士兵如同熊罴般勇猛。他闲坐吟啸,风自然调和,他巡视春田,雨也随行。麦苗茂盛,桑叶肥美。游民相继来到,盗贼不敢窥视。

我何其幸运,从小就与尚书相识。富贵之中情感易疏远,但我们相逢心意不变。在高馆中设宴,歌声美妙,弦乐悠扬。锦席上绣着华美的图案,玉盘金酒器闪耀。春景映照着高戟,江云如同长麾。马厩中的马在柳阴下嘶鸣,美人在花枝旁映衬。门前传承着大夫的印章,世代拥护上将的旗帜。他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戎幕不会长久驻留,台阶不应迟疑。还有准备出仕的人,希望尚书不要遗漏他们。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张尚书的英勇与德政,通过对比昔日战乱与今日和平的景象,突出了张尚书治理下的繁荣与安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张尚书的威严与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是对张尚书高尚品质和卓越贡献的颂歌。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