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入内供奉僧

· 李洞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内殿:皇宫中的大殿。
  • 谈经:谈论佛经。
  • :满足,合意。
  • 帝怀:皇帝的心意。
  • 沃州:地名,指肥沃的州。
  • 归隐:隐居。
  • 计全乖:计划完全失败。
  • 雀尾:指孔雀的尾羽,这里可能指珍贵的物品。
  • 南海:中国南部的海域。
  • 蝉声:蝉的鸣叫声。
  • :嘈杂。
  • 御街:皇宫前的街道。
  • 石枕:用石头制成的枕头。
  • 纹含:纹理中包含。
  • 山里叶:山中的叶子。
  • 铜瓶:铜制的瓶子。
  • 口塞:瓶口被塞住。
  • 井中柴:井里的木柴。
  • 夏日西明讲:夏天在西方明亮的地方讲经。
  • 宫人:宫中的女子。
  • 拔凤钗:拔下凤凰形状的发钗。

翻译

在皇宫的大殿中谈论佛经,深得皇帝的欢心,但回到沃州隐居的计划却完全落空。 几条来自南海的珍贵雀尾,以及御街上蝉的嘈杂鸣叫声。 石枕的纹理中似乎包含着山中的叶子,铜瓶的口被井中的木柴塞住。 因为遇到了夏天在西方明亮处讲经的盛事,不知不觉中,宫中的女子们纷纷拔下了她们头上的凤凰发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皇宫中的生活和心境。诗中,“内殿谈经惬帝怀”展现了僧人在皇宫中受到的尊重和皇帝的喜爱,而“沃州归隐计全乖”则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珍贵物品和自然声音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深度。最后两句则通过宫女的举动,间接表达了僧人讲经的影响力和宫中人对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佛法的执着。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