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十五秋宵:指中秋夜,即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 千里毫:形容月光明亮,照耀千里。
- 冷沈:指月光清冷而深沉。
- 中岳:指嵩山,五岳之一。
- 太行: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
- 不寐:失眠,无法入睡。
- 移栖:改变栖息地,这里指因为月光太亮而改变栖息位置。
- 湿鹤毛:指鹤因露水而羽毛湿润。
- 露华台:指观赏露水的台子。
- 吟望:吟咏和眺望。
- 十年劳:长时间的辛劳或等待。
翻译
中秋之夜,月亮分外明亮,照耀千里。月光清冷而深沉,使得嵩山的轮廓显得短小,而太行山则因月光而显得更加高大。这样的月光让人无法入睡,清亮的光芒使人眼睛清澈。鹤因为月光太亮而改变了栖息地,羽毛因露水而湿润。在露华台上告别,吟咏和眺望,十年的辛劳和等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的月色,通过对比嵩山和太行山在月光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月光的清冷与明亮。诗中“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影响,不仅使人难以入睡,连动物也因月光而改变行为。结尾的“吟望十年劳”则透露出诗人对月色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