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歌

· 李昱
明妃汉家人,自小生金屋。金屋花连春昼长,东风养得颜如玉。 一身愿作阳台云,琥珀枕边常梦君。谁知閒门跬步地,年年草色生罗裙。 边城昨夜悲笳起,单于求亲汉天子。黄金不买毛延寿,翻作无盐画图里。 画图妾貌两不同,玉鞭催上浮云骢。画官喜舞天子惜,臂上犹存红守宫。 愁云茫茫天万里,白草离离塞烟紫。回首长安何处家,琵琶声中泪如水。 单于发黄双眼青,嗢咿遣译通丁宁。毡庐寒月射秋梦,安得风吹归汉庭。 妾身不惜安边计,妇人岂足扬兵气。单于那知甥舅恩,貔貅百万能无愧。 明妃冢前青草肥,宫衣化作彩云飞。生无羽翼度关塞,死后魂随秋雁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汉朝宣帝的皇后,传说中出身匈奴,后被迫嫁给汉朝皇帝。
琥珀:一种宝石。
閒门:指宫门。
罗裙:一种细腻的丝织品。
单于:匈奴的首领。
毛延寿:匈奴单于的名字。
浮云骢:形容匈奴的战马。
画图:指匈奴单于所赠送的图画。
红守宫:指红色的手镯。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
嗢咿:匈奴语中的一种叫声。
通丁宁:通晓匈奴语的翻译官。
毡庐:用毡子搭建的帐篷。
甥舅:叔侄关系。
貔貅:传说中的神兽。

翻译

明妃王昭君,出身匈奴,从小生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宫中花朵绵延不绝,春天的白昼漫长,东风的滋养让她容颜如玉。她心愿化作飘逸的云彩,每晚枕边的琥珀枕头上常常梦见君王。谁能明白,她在宫门前徘徊的脚步,岁岁间草木葱茏,她的罗裙年年生长。
昨夜在边城,悲伤的笳声响起,匈奴单于请求与汉朝天子联姻。黄金买不到长寿,却被用来画出毫无意义的图案。画中的她与真实的容貌截然不同,玉鞭催动着她骑着匈奴的战马飞驰。画官高兴地为天子跳舞,而她的臂上仍挂着红色的手镯。
茫茫愁云遮掩着天空,万里之外是苍茫的白草原,离离的烟雾笼罩着边塞,紫色的烟雾弥漫。回首望长安,她的家在何处?琵琶声中泪如泉涌。
匈奴单于双眼发黄,眼中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发出嗢咿的叫声,派遣通晓匈奴语的翻译官。在寒冷的毡庐里,月光透过,射入她的秋梦,她多么希望风儿能吹她回到汉朝的宫廷。
她不愿意成为边疆的牺牲品,一个妇人又怎能振兵气?匈奴单于又怎能理解甥舅之情?即使有百万神兽貔貅,也无法抚慰她的内心。
明妃的陵墓前,青草丰茂,她的宫衣化作五彩斑斓的云彩飘逸。生前无法飞翔越过边关,死后灵魂随着秋雁归来。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明妃王昭君的悲惨遭遇和内心挣扎。她作为匈奴人被迫嫁给汉朝皇帝,身不由己地生活在异国他乡,面对着政治联姻的压力和家国情怀的矛盾。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妃的坚强和无奈,以及对家国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明妃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号中和。至元三年辟为四川行省员外郎,九年改东川顺庆宣课大使。官至成都防城总管。卒谥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