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

县舍邻溱洧,门当绿野开。 禽巢阶下树,蜗篆壁间苔。 俗质稀弦诵,田荒剩草莱。 宋金酣战处,武穆独奇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溱洧(qín wěi):古代地名,指尉氏县的地名。
  • 禽(qín):鸟类。
  • 巢(cháo):鸟类筑巢的地方。
  • 蜗篆(wō zhuàn):古代一种用蜗牛壳制成的印章。
  • 俗质(sú zhì):平民的素质。
  • 稀弦(xī xián):指弦乐器,这里指琴。
  • 诵(sòng):朗诵。
  • 荒剩(huāng shèng):荒废剩余。
  • 草莱(cǎo lái):草木丛生的样子。
  • 宋金(sòng jīn):指宋朝和金朝。
  • 武穆(wǔ mù):指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

翻译

尉氏县的县城紧邻着溱洧河,城门对着一片翠绿的原野。鸟儿在台阶下的树上筑巢,墙壁上的蜗篆间长满了苔藓。平民的素质不高,很少有人弹奏琴曲,田地荒废,只剩下杂草丛生。这里曾是宋朝和金朝激烈战斗的地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这里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尉氏县的景象,通过描写县城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淳朴的生活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禽巢、蜗篆、琴声等,使整首诗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作者通过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英雄的赞颂。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