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

金风披拂绣罗裳,吹我相思到异乡。 不见铁衣辞雁塞,仍闻鼙鼓戍渔阳。 合欢裛露开盈砌,促织惊寒鸣近床。 最怪流黄机上月,秋来偏照瓦鸳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秋闺(qiū guī):指秋天的闺房,这里比喻女子的寂寞之地。 绣罗裳(xiù luó cháng):华丽的衣裳。 铁衣(tiě yī):古代士兵穿的铁甲。 辞雁(cí yàn):指辞别,告别。 鼙鼓(pí gǔ):古代的一种军乐器。 戍渔阳(shù yú yáng):渔阳是古代地名,指北方边境。 合欢(hé huān):一种植物,叶子合拢时像合掌一样。 裛露(yì lù):晨露。 促织(cù zhī):急忙织布。 黄机(huáng jī):古代指织布机。 瓦鸳鸯(wǎ yuān yāng):指屋檐上的瓦片,形状像鸳鸯。

翻译

秋天的闺房,金风拂过华丽的衣裳,吹动着我思念之情飘向异乡。看不见穿着铁甲的士兵辞别在渔阳边塞,却依然能听到戍边的鼙鼓声。合欢树叶上的晨露在盈砌中开放,急忙织布的声音传来,惊动了临近床榻的寒意。最奇特的是,织布机上的月光,秋天特意照耀着屋檐上的瓦片,仿佛是在照亮那对对相依相偎的鸳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寞的秋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通过对古代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