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襟山寺

竹树阴阴覆化城,白莲池水照人清。 明朝又向红尘去,辜负垂杨百啭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n):古代长袍的前襟。
  • 化城:指城市。
  • 辜负:辜负,辜负了。
  • 垂杨:垂柳。
  • 百啭(zhuàn):百般啼鸣。

翻译

在宿襟山寺,竹林投下阴影,覆盖着城池。白莲池水清澈见底。明天又要离开这个尘世,辜负了垂柳树下百般啼鸣的莺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山寺景致,通过对竹林、白莲池水和垂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离愁别绪,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然。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