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别驾以谤解官与诸子饯之归吴

杨柳丝丝江水清,一尊送客怆离情。 粤吟听似阳关调,吴曲翻馀子夜声。 龙性久怜违浪迹,蛾眉一任妒时名。 薜萝正喜还初服,知不重为泽畔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顾别驾(gu bie jia):指顾炎武,字别驾,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谤解(bang jie):指诽谤、中伤。
  • (guan):指官员。
  • 诸子(zhu zi):指学者、士人。
  • (jian):送别。
  • (yue):指岭南地区。
  • (yin):吟诵。
  • 阳关调(yang guan diao):指《阳关三叠》的曲调。
  • 吴曲(wu qu):指吴地的曲调。
  • 翻馀子(fan yu zi):指夜晚的声音。
  • 龙性(long xing):指龙的本性,比喻高尚的品质。
  • 浪迹(lang ji):指漂泊的生涯。
  • 蛾眉(e mei):指美女的眉毛,比喻美丽的女子。
  • 妒时名(du shi ming):指被人妒忌的名声。
  • 薜萝(bi luo):指藤蔓植物,比喻顺境。
  • 初服(chu fu):指初次服侍。
  • 泽畔(ze pan):指湖泊或河流的岸边。

翻译

杨柳垂丝,江水清澈,一杯酒送别客人,心中充满离别的忧伤。听着岭南的歌声,仿佛是在阳关吟唱,夜晚里吴地的曲调回荡。龙的高尚品性长久怀念着漂泊的生涯,美丽的女子却任由别人妒忌其名声。藤蔓植物正喜悦着初次服侍,可知并不再重复沿着湖泊岸边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顾炎武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情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和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沉浮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