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日同黎缜之邓伯乔访欧子建饮贻安堂其诸从同集
银烛江乡此夜清,更阑洗酌喜初晴。
交论意气无新故,语洽清狂见弟兄。
正倚纵横诗兴发,莫因萧瑟壮心惊。
月华况近中秋色,肯负平原十日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黎缜(lí zhěn):古代人名,指古代文学家黎缜。
- 邓伯乔(dèng bó qiáo):古代人名,指古代文学家邓伯乔。
- 欧子建(ōu zǐ jiàn):古代人名,指古代文学家欧子建。
- 银烛(yín zhú):银制的烛台,古代用来点燃的烛台。
- 交论(jiāo lùn):交流讨论。
- 清狂(qīng kuáng):指清新而狂放的风格。
- 纵横(zòng héng):指自由自在地行走。
- 萧瑟(xiāo sè):凄凉的风声。
- 中秋(zhōng qiū):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
翻译
仲秋的这一天,我和黎缜、邓伯乔一起去拜访欧子建,一起喝酒在安堂,邀请其他朋友一同聚集。银烛下,江乡的夜晚格外清澈,更深夜时,我们畅饮,喜悦如初晴的清晨。我们交流讨论,心意相通,没有新的故事,言谈融洽,清新而狂放的风格展现出来,彼此如同亲密的兄弟。我正倚着自由自在地行走,诗兴大发,不要因为凄凉的风声而惊扰壮志。月华明亮,更加接近中秋的色彩,怎能辜负在平原上度过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诗人与黎缜、邓伯乔一起拜访欧子建,共饮欢乐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银烛下的清澈夜晚、交流讨论的愉快氛围以及诗人自由自在的诗兴,展现了友谊、清新和豪放的意境。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之情。整体氛围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李孙宸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 》 —— [ 宋 ] 苏辙
-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十一 》 —— [ 宋 ] 赵蕃
- 《 癸卯八月八余自广济桥放舟登凤凰台共水扑天有龙见于枫洋白水之间若向台而来少选乃挟云飞去余喜甚命僧买酒并酌逮暮始截河而归即日漫赋纪事其得开字次日为省试初场诗中及之为吾潮兆喜 》 —— [ 明 ] 林熙春
-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十二 》 —— [ 宋 ] 赵蕃
- 《 丙申八月出都寄曾芷潭编修 》 —— [ 清 ] 郑献甫
- 《 田园乐 》 —— [ 宋 ] 贺铸
- 《 八月小尽接家书有感 》 —— [ 清 ] 黄宗羲
- 《 感秋词四首 》 —— [ 清 ] 夏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