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粤南四景寿汤学宪罗浮霁色

地尽南溟万里遥,九重天阙隔冥寥。 谁移鳌柱来沧海,遂接龙光上紫霄。 入夜星文干象纬,迎风露掌散琼瑶。 更看岳帝端居处,玉烛无为万祀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溟(míng):古代传说中的南海。
  • 天阙(què):天空中的宫殿。
  • 鳌柱(áo zhù):传说中支撑天空的柱子。
  • 龙光(lóng guāng):龙的光芒。
  • 紫霄(zǐ xiāo):紫色的天空。
  • 星文(xīng wén):星星的排列。
  • 干象(gān xiàng):星宿图中的一部分。
  • 露掌(lù zhǎng):露珠。
  • 琼瑶(qióng yáo):美玉。
  • 岳帝(yuè dì):传说中的山神。
  • 玉烛(yù zhú):用玉制成的蜡烛。

翻译

南海尽头万里之外,高悬九重天空宫殿隔绝虚空。谁将支撑天空的柱子移至苍茫之海,便可通往龙的光芒上的紫色天空。夜幕降临,星星排列如干象图,微风拂过,露珠散落如美玉般闪耀。再看山神岳帝居住之地,那里的玉烛照耀下,万祀无需调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粤南地区的四大景观,以及寿汤学宪罗浮的景色。通过神话般的描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神话色彩,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