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无极

· 李江
漏声初动雪初晴,到此看春眼最明。 沆瀣瀼瀼浃肌骨,鸿濛浩浩蓄真精。 风来水面披襟坐,月到檐前索笑行。 夜半倚栏人未睡,银河斗转已三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沆瀣瀼瀼(hàng xiè wěng wěng):形容水流声的样子。
(jiā):浸润。
鸿濛(hóng méng):形容雾气很大。

翻译

滴水的声音初次响起,雪花初次晴朗,来到这里看到春天的景象最为清晰。水声潺潺,浸润着肌肤骨骼,雾气缭绕,蕴藏着真实的精华。微风吹拂水面,坐在那里微微披着衣襟,月光洒在屋檐前,寻找笑声的踪迹。午夜倚在栏杆上,人们还未入睡,银河高悬,已是三更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中的意象清新优美,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夜的宁静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李江

李江,字朝宗,号亦山。开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举人。任广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当道,罢归。有《亦山先生遗稿》四卷。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八、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有传。李江诗,以李文约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遗稿》为底本。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