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四首

千秋可垂,百年不易全。千秋可垂,百年不易全。宣尼大圣,毁者武孙。 姬旦祚周,四国流言。蹠犬吠尧,孰否孰贤。歌以言之,百年不易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胡:指秋天的胡人,胡人是古代指北方民族的通称。
  • 宣尼(xuān ní):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 武孙: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字子贡。
  • 姬旦:指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
  • (zhí):古代指踏,践踏。
  • 孰否孰贤(shuí fǒu shuí xián):谁是对,谁是错,谁更有才德。

翻译

秋天的胡人行走在千秋岁月中,百年来未曾改变。孔子这位伟大的圣人,被毁谤者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的事迹传遍四方。就像小狗吠叫着质疑尧帝,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更有才德,这些都可以通过歌谣传颂,百年来未曾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历史人物和传说为题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真理的探求。通过对古代圣贤和传说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延续和价值观的传承。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