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覃韵

文酒经时事事谙,西山还共访名蓝。 盟同泉石宁终负,歌到骊驹便不堪。 谁以去天誇尺五,繇来赋芋总朝三。 扶摇九万鹏程在,六月从君暂徙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覃韵(tán yùn):指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韵脚。
  • 名蓝(míng lán):指名士之家。
  • 盟同(méng tóng):结盟共同。
  • 骊驹(lí jū):传说中的神马。
  • 誇尺五(kuā chǐ wǔ):夸口说自己有五尺高。
  • (yáo):古代指用绳子量物的工具。
  • (yù):古代指一种植物,类似于芋头。
  • 扶摇九万鹏程(fú yáo jiǔ wàn péng chéng):比喻志向远大,有着伟大的抱负。

翻译

文人饮酒谈时事,经历丰富,了解一切。一同去西山拜访名士之家。虽然立下誓言,但终究难以实现,歌唱到神马骊驹处,便感到力不从心。谁夸口说自己有五尺高,却只能写出三尺长的赋文。扶摇向九万里高空飞翔的鹏鸟一样,志向远大,但六月时却只能短暂地向南迁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生活感悟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文人虽然有志向,但现实却常常让人感到力不从心,有着无法实现的遗憾。诗中通过对盟同、誇尺五、繇来赋芋等描写,表达了文人对自身能力和现实境遇的矛盾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奈。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