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寿篇为谢大行寿母

乾坤清淑气,之子禀能全。 同穴心宁负,存孤死未捐。 歌传黄鹄咏,诗诵柏舟篇。 玉貌先时毁,冰心映日妍。 机丝寒夜月,妆匣冷秋烟。 太史风方采,仙郎名已传。 定评舆论合,特命九重宣。 泉壤回阳日,杯捲慰暮年。 中流有柱石,万古砥长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qián kūn):指天地,泛指宇宙。
  • 黄鹄(huáng hú):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吉祥。
  • 柏舟(bǎi zhōu):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舟,象征长寿。
  • 太史(tài shǐ):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历法、天文等事务。
  • 仙郎(xiān láng):传说中的仙人。
  • 九重(jiǔ chóng):指九重天,即天庭。

翻译

天地间清澈的气息,赋予了这位子承父业的人完美的品质。 同窝的心永远不会辜负,即使面对孤独和死亡也不会放弃。 歌颂着黄鹄的传说,吟唱着柏舟的诗篇。 美丽的容颜早已毁损,冰冷的心灵却映照着阳光的美丽。 机织的丝线在寒冷的夜晚闪烁着月光,妆匣中的冷烟在秋日里飘逸。 太史的风采被传颂,仙郎的名声已经传遍。 众人的评价一致,特地派遣九重宣扬。 泉水和土地回暖着阳光,酒杯中卷起慰藉晚年的欢乐。 江中有一根石柱,支撑着万古长河。

赏析

这首节寿篇是李孙宸为感谢大行寿母而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品德高尚、坚忍不拔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佩和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永恒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