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家家乞巧设丝萝,何事无能解帝呵。 今日星稀初整驾,昨宵云暮巳停梭。 空闺月冷穿针缕,孤客衣单叹汉河。 共惜天孙多别怨,不知人世更愁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乞巧(qǐ qiǎo):传统七夕节活动,女子祈求巧夺天工,以表达心意。
  • 帝呵(dì hē):指上天,帝王之意。
  • 星稀(xīng xī):星星稀疏的样子。
  • 云暮(yún mù):云彩渐浓。
  • 巳(sì):指时间,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
  • 穿针缕(chuān zhēn lǚ):指缝纫。
  • 孤客(gū kè):孤独的客人。
  • 汉河(hàn hé):指银河,古代称银河为汉河。
  • 天孙(tiān sūn):指织女,传说中的七夕主角。

翻译

每家每户都摆出求巧的丝绸和花环,为了什么呢?却无法解开上天的谜题。今天的星星稀疏,刚刚整理好驾车,而昨晚的云彩已经浓重,停下了织布的梭子。空荡的闺房里,月光冷冷地照着穿针缝线的女子,孤独的客人叹息着汉河的辽阔。大家都怜惜织女与牵牛星的分离之苦,却不知人世间的忧愁更是无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痛苦。诗人通过描写家家户户布置求巧的场景,以及孤独的女子和客人的心境,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和人们对爱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人世间的种种忧愁和无奈,让人感叹生活中的种种无常和离别之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沈守正

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