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亭二首

孤亭临夐野,空阔四无邻。 车马来游少,农夫就饷频。 晴檐鸠唤雨,社瓮鸟啼春。 窃禄真何补,投簪愧野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孤亭(gūtíng):独立的亭子。临(lín):靠近。夐(xù):旷野。农夫就饷(xiù)频:农民们领取工资的频繁。晴檐鸠唤雨:指晴天时屋檐上的鸠鸟叫唤,预示着将要下雨。社瓮(shèwèng):农村用来盛放粮食的陶罐。投簪(tóuzān):指投身朝廷做官。

翻译

独立的亭子矗立在旷野之上,四周空旷无人居住。偶尔有些车马经过,游人稀少,而农民们领取工资的次数却很频繁。晴天时,屋檐上的鸠鸟叫唤,预示着即将下雨;农村里的陶罐里的鸟也在春天啼鸣。但是,私自获取的财富真的有什么意义呢?相比之下,我这个投身野外的人实在是太过无足轻重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亭临野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农民的艰辛劳作和朴素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农民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清贫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功利主义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